本文转自:济源日报
百里丹霞彩带舞,天山南麓弯月明
文/图 本报记者 卫建波 闫雅琴 通讯员 卫雨桐
托木尔大峡谷风光
苏巴什佛寺遗址
克孜尔石窟
喀什,左天山右昆仑,由此经阿克苏一路向东,便是沿着天山南麓的古丝路中线。早上离开美丽的喀什,转向塔里木盆地北缘。
当路标出现阿克苏字样时,几个路段狂风撼车,突然想起在喀什博物馆看到林则徐曾提到过这片土地。当他以花甲之年赴南疆八城勘查荒地时,时而“踏冰而行”“冲泥涉水”“路窄沙滑”,时而“黄沙迷目”“顽石塞路”,甚至有“覆车之险”,时而“作粥于沙滩露坐而食”“无一食物可买”……我们今天跑的路段与塔里木盆地对面的和田、莎车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区,这恰是林公当年勘查的主要区域。当绿意渐浓、空气变得湿润时,阿克苏地区到了。
“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梨,温宿的大米顶呱呱。”上次来新疆时,我们走的是库车到和田的沙漠公路,没来得及欣赏南疆小江南的景色,尤其是只能遥望绵长的天山丹霞时甚觉遗憾。这次贴天山东行,真是大饱眼福。
地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天山托木尔大峡谷,又称“库都鲁克大峡谷”,维吾尔语是“惊险、神秘”的意思,山高谷深,峰奇色艳。这是著名的夏塔古道的起点,曾是古代翻越天山崇山峻岭的重要驿道,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险要排行榜上名列前茅。
签了风险免责协议,驱车驶进大峡谷景区,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山体上一抹抹青绿黄如彩带般飘舞。临近的红色山峰层层折叠向上,如同燃烧的火焰。
车越往里开山势越险,雄伟的大山左右合围,在曲折蜿蜒的河谷中穿行,只敢小心翼翼地沿车辙驾驶。两岸石壁岩层清晰,褶皱仍保留着被挤压的样子,亿万年的流水和狂风又在山石上留下了浪打风吹的印迹。有些山体上有巨大的盐体结晶,远远望去,如彩崖之上挂冰雪。奇峰兀立、嶙峋怪异、色彩浓烈的山体如城如兽,如外星荒野。其中最迷人的是青绿色山丘,有些小山通体青绿,会让人联想到《山海经》里出九尾狐的青丘山。这里属于古龟兹国地盘。由于前天下大雨,景区最精彩的4号景观点和3号景观点大部暂时不对游客开放,但眼前的“非核心景观”足以安抚今天的舟车劳顿。夕阳西下,驼队出峡,声声驼铃穿越时空。丝绸之路的风景一直在改变,却从来不曾消失。
出了景区,沿着平坦乡道行驶,仍是一路彩色丹霞。有些小山的青绿被雨水冲掉了颜色,在山下染出一大片湖水一样的土地。一路行走,一路感叹,怀疑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就是照着这绵延百里的彩色群山画就的。
跑了700公里,我们夜宿拜城。这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中龟兹、姑墨国所在地,连通南北疆的夏特古道、乌孙古道在此交会。“拜”由维吾尔语“巴依”变音而来,是“富有、富裕”的意思。果然,晚12点的小城楼房林立、灯火辉煌,街边小铺的烧烤摊前仍香味弥漫。在酒店附近随便找家饭店坐下,看旁边的妇女悠闲地聊天,看孩子们玩耍,看年轻人抱着吉他自弹自唱。进入南疆以来,我们发现所有城市的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:中老年人能用普通话交流的鲜少,年轻人则说着他们的语言唱着汉语的歌,小孩子扎堆用汉语游戏,遇到外来的游客,小孩和年轻人随时在旁边充当翻译。
酒店旁边是个菜市场,拐入小巷,灯火稍暗,天边一轮弯月就在头顶。路边各种蔬菜随意堆放着,和喀什超市的货物夜里堆在门前一样,路不拾遗的盛景令人感慨。想起林则徐在南疆写给长子的家书中说:“实在可怜,一人两个冷饼便度一日,桑葚枣杏瓜果一到熟时,即便度饿,并两个冷饼亦舍不得吃……”现今如此平安康乐的太平景象,林公有知也会含笑九泉了。
(7月2日发于新疆阿克苏拜城)
炒股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