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的晋国,拥有强大的军力和雄厚的国力,其中晋献公是第十九任国君。在年轻时,晋献公雄心勃勃,志在四方,他的目标是扩张领土,征服周边的两个小国:虢国和虞国。虞国只有一个,而虢国则分为五个区域,分别称为东虢、南虢、西虢、北虢和小虢。晋献公的目标是消灭其中的北虢地区。
按照常理来看,晋国强大的军力足以轻松征服这两个小国。但在行动前,晋献公却发现了一个令他头疼的难题。尽管虞国和虢国地小人稀,但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,几乎是铁的盟友。两国不仅在经济上互有往来,在战争中也总是互相支持。打虞国,虢国肯定会出手,反之亦然。如果晋献公决定先攻打其中一国,他很可能会陷入两国夹击的困境。
为了应对这个棘手的局面,晋献公找到了心腹智囊荀息,向他请教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。荀息冷静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:“大王,虞国离我们较近,虢国则相对较远。我们可以通过虞国,先消灭虢国,再回头处理虞国。”
展开剩余78%晋献公听后一愣,他觉得荀息说的似乎有些道理,但他仍有疑虑。毕竟,虞国和虢国的关系紧密,如果他从虞国借道,那岂不是暴露出自己与虞国的敌对关系?再者,虞国作为一个有些实力的小国,难道会轻易让出道路?
荀息微微一笑,颇为自信地回应道:“如果我们空手而去,虞国自然不会轻易放行。但如果我们带上礼物,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”
听到这里,晋献公顿时眼睛一亮,他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要是礼物能打动虞国,那我们就准备好金银珠宝、美人相赠。”
然而,荀息摇了摇头,表示这些东西并不能打动虞国的国君。“钱财和美女的诱惑,对于普通人或许有用,但对于虞国的君主,这些东西根本不能激起他的兴趣。他们虽然国小,但不缺这些世俗的财富。要让虞国动心,唯一的办法就是送他们晋国的良马和美玉。”他解释道。
晋献公虽然心疼,但还是决定采纳荀息的建议。这些良马和美玉虽然贵重,但对晋献公来说,毕竟不如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重要。他只得同意了这个提议,最终带着礼物前往虞国。
当晋国的使者将礼物送到虞国,虞国的国君看到那些来自晋地的良马和美玉,眼睛都亮了。正所谓“吃人嘴短,拿人手软”,虞国在收到礼物后,二话不说地同意了晋军通过他们的领土。虞国国君虽然心有疑虑,但为了自己的利益,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。
然而,虞国并非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。虞国的大臣宫之奇多次劝告国君:“晋国若通过我国的领土,可能会攻打虢国,而虢国一直是我们与晋国的缓冲地带。如果虢国灭了,我们恐怕也难以幸免。”但虞国国君显然并未听取宫之奇的忠告,他更关注眼前的利益,完全忽视了可能带来的后果。
最终,晋军顺利通过虞国,迅速攻灭了虢国。照常理说,晋军要返回时也得经过虞国,而这次的剧情,远比第一次复杂得多。晋军的将领里克,在返回的途中,因身体不适,向虞国国君请求在其领土上安营休整几日。面对晋国送来的厚礼,虞国国君虽然心生不满,但还是同意了晋军的请求。
这次驻扎只是个开始,几日后,晋献公再次亲率另一支军队抵达虞国,并邀请虞国国君一起出城狩猎。看似亲近的邀请背后,其实暗藏着晋献公的野心。虞国国君对此毫不觉察,继续和晋献公一同出城。
然而,当他们满心欢喜地狩猎了一整天,虞国国君回头时,却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被晋国占领。虞国的旗帜被换掉,国家的命运瞬间发生了变化,国君才明白,自己一直以为是猎人,实则早已成了猎物。
晋国成功消灭虢国和虞国之后,荀息的政治谋略被晋国王室高度认可,他成为了晋国最重要的大臣,并被封为春秋时期第一位相邦。
然而,这样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太久,晋献公晚年的困境又开始了。晋献公在一段时间内因宠妃骊姬的儿子奚齐而陷入了宫廷纷争。骊姬不仅深得晋献公宠爱,还计划扶持奚齐继位,而申生、重耳和夷吾这些晋献公的亲生儿子,却成了奚齐的威胁。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,骊姬不惜通过手段打压其他儿子,最终申生被逼死,重耳和夷吾则被迫流亡。
晋献公的昏庸和对骊姬的过分宠爱,最终导致了晋国的内乱。而荀息,这位曾经智计过人的忠臣,在晋献公死后依然力图平息国家的动荡,试图扶持奚齐继位。然而,奚齐即位不久便被昔日将领里克刺杀,而里克之所以这样做,是为了替申生复仇。
晋献公死后,晋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。荀息虽然竭尽全力辅佐新的君主,但即便如此,晋国的命运似乎依然无法逃脱混乱的结局。最终,荀息因心灰意冷,选择了自杀。晋国的盛世梦碎,而荀息的死,似乎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荀息的一生,最终如同春秋时期那一段光怪陆离的历史,令人唏嘘不已。他虽权谋无双,但在强权和个人欲望的背后,他的命运最终也未能逃脱悲剧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